其他

未来飞行器大赛 让设想一飞冲天——“飞航杯”第三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2016-09-29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部

“炫蜂”微型扑旋翼飞行器、“驭龙”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器、“逆火”组合式无人协同作战平台、“凤凰号”无人机有人机协同空战系统、倚天一号球形无人飞行器,一个个有关未来飞行器的天马行空的“炫酷”设计,通过视频动画、3D模型、设计图案、试验数据等多种形式呈现在航天专家评委面前,这是“飞航杯”第三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决赛现场。



评审现场

9月26日,由三院三部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国内知名的12所高校协办的“飞航杯”第三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决赛在北京成功举办。从284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24件作品经过激烈的答辩和严格的评审,各个奖项逐一揭晓。


颁奖现场

特等奖桂冠被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鳐”式多任务变体无人飞行器夺得 ,并获得5万元奖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品“双菱形”混合动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三院三部参赛作品水陆空无人飞行平台分别获得一等奖和3万元奖金。另外,新型陆空一体化飞行器、“天眼”号临近空间激光动力飞行器系统设计、“幻龙”新型三栖滚翼机等3件参赛作品获二等奖,奖金各2万元;未来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及空天发射组网构想、“黑龙-I”临近空间高马赫数ISR无人机、“翱翔”多效能无人协同作战系统、双体可变斜翼机等4件参赛作品分获三等奖,奖金各1万元。大赛还评选出优秀“梦想导师”,以表彰在比赛期间各位导师的精心指导。


特等奖获奖团队


特等奖获奖作品: “鳐”式多任务变体无人飞行器

中国宇航学会办公室王续伯主任,航天三院三部张山副主任等主办方领导出席了本次决赛。航天三院科技委刘庆楣顾问、航天三院科技委蔡淑华顾问、航天三院三部科技委袁健全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世隆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唐胜景副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崔乃刚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精导所郭建国副所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昂海松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决赛现场评委。

现场评审环节,各个参赛队伍通过精彩的讲解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作品原理、以及创新特色呈现给各位专家评委。现场评审分为答辩和评委问答两个部分,各参赛队伍以方案PPT、模拟动画等形式向评委展示了设计方案,选手们富有创意的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赢得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为了让现场的评委对作品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主办方采用了由三院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提供的3D打印技术,将参赛作品的模型展示,给评委和现场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经过汇报展示,专家评委从设计思路、技术及方法的创新性,性能指标的优越性,运用原理的符合性,支撑数据的全面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计图纸、报告的可展示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最终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4名。


一等奖获奖团队

等奖获奖作品: 水陆空无人飞行平台

等奖获奖作品: “双菱形”混合动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在大赛颁奖仪式上,三院三部张山副主任指出:本次大赛优秀作品精彩纷呈,很好地展示了未来飞行器的创新设计思想。通过这次大赛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原理、新布局、新技术和新方式,更是看到了未来飞行器创新发展的希望。创新一直是三部飞航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面向未来,三部将积极推进航天科技创新,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宣传航天文化,培养航天创新人才,为热爱航天事业的人们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

中国宇航学会办公室王续伯主任表示:“飞航杯”大赛为有创新动力的航空航天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平台。希望主办方和参赛的各支代表队能够充分借鉴吸收优秀参赛作品的精华,将设计思想切实地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实现设计思想的“落地”。

大赛学术委员会主席、航天三院科技委刘庆楣总师指出:“每个参赛作品的设计思路都很新颖,有趣的是,不同参赛单位的作品有规律地呈现出不同风格。高校的作品更注重概念设计,点子很新;工程单位的作品更注重可实现性,更为严谨。我们从中获得的一些灵感可以应用到现在乃至未来飞行器的研制中去。”

二等奖获奖团队

二等奖获奖作品: 新型陆空一体化飞行器

二等奖获奖作品: 天眼”号临近空间激光动力飞行器系统

二等奖获奖作品: 新型三栖滚翼机


三等奖获奖团队

三等奖获奖作品: 双体可变斜翼机

三等奖获奖作品: 未来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及空天发射组网构想

三等奖获奖作品: “黑龙-I”临近空间高马赫数ISR无人机

三等奖获奖作品: “翱翔”多效能无人协同作战系统

本届大赛涵盖范围广、影响大、水平高,参赛队伍几乎覆盖了国内所有飞行器设计专业的高校。大赛在历时一年的组织和评选过程中,得到了各大高校以及众多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航天热。大赛在注重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同时,新增仿生飞(航)行器设计、微型飞行器设计、智能协同群体飞行器设计和其他新概念飞行器设计主题,延续“梦想导师”制,发布大赛LOGO及主题曲,启用3D打印技术。其中,“梦想导师”制方面,对入围终审阶段的优秀参赛作品按分类供“梦想导师”遴选,助力作品设计方案的丰富及改进,得到了青年学子的青睐,3D打印技术更是让设计变为实体模型,让专家评委更为直观地了解设计理念及合理性。


3D打印制作的飞行器模型

以创新为翼,共筑航天梦想。本次大赛培养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意识,为三院三部与高校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传播飞航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航天文化,也让青年人将自己的设计梦想与中国梦、航天梦相结合,设计创造属于新一代航天人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